导航

金庸群侠中谁最会喝酒

TIME : 2018-11-10

  金庸小说中描写了很多爱喝酒的侠客,有的武功并不出色,但通过喝酒仍然将英雄本色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在查氏武侠世界里,酒作为一种符号,几乎代表了侠者性格,即便品行不端的采花大盗田伯光,于酒颇有一些见解,身上仍不失侠义之风。

  金庸对酒的描写下功夫最多的莫过于《笑傲江湖》了。大概因为这篇小说故事发生的时代约为明代(据猜测),现今大部分的酒类在小说里都已经出现,黄酒、高度蒸馏白酒、葡萄酒、果酒,甚至酒具、酒器,包括酿造之法都有所表述。

  令狐冲凭借着主角光环不但延续着常见的打怪升级的套路,而且他对酒的见识境界也是不断丰富提升的,最终,令狐冲武功在本书中并非天下第一,倒是喝酒、品酒的修为成为金庸小说中首屈一指的人物。

  首先,令狐冲天生爱酒,酒就是他的命,其本人认为,不能痛快喝酒还不如及早死了。他对酒好坏的认识始于田伯光的启蒙,之后绿竹翁又带他窥得品酒之道,知道各种好酒的来历,而且年份、产地对酒品质的重要影响。再后来,祖千秋将令狐冲带到品酒的更高境界,知道了酒具的使用搭配,最后通过另一位懂酒更会酿酒的丹青生对他进行一番考核,于是令狐冲成为金庸小说中头一号的品酒大师。

  在令狐冲喝过的酒中,最令人深刻的当属“猴儿酒”,书中这样写:

  大师哥忽然闻到街上 酒香扑鼻,一看之下,原来是个叫花子手拿葫芦,一股劲儿的口对葫芦喝酒。大师哥登时酒瘾大发,上前和那花子攀谈,赞他的酒好香,又问那是甚么酒?那花子道:“这是猴儿酒!”大师哥道:“甚么叫猴儿酒?”那花子说道:湘西山林中的猴儿会用果子酿酒。猴儿采的果子最鲜最甜,因此酿出来的酒也极好,这花子在山中遇上了,刚好猴群不在,便偷了三葫芦酒,还捉了一头小猴儿……

  “猴儿酒”并非金庸杜撰,在武侠小说中,与之齐名的古龙也曾写过。比《笑傲江湖》早的《绝代双骄》中,也有一段“猴儿酒”——

  小鱼儿道:“那就叫猴儿酒,就是猴子自己酿出来的。”

  苏樱道:“猴子也会酿酒?”

  小鱼儿笑道:“猴子酿的酒,有时比人还好得多,无论酒量多好的人,若是喝多了猴儿酒,至少也得醉三天。”

  这个“猴儿酒”说不上金庸古龙谁借鉴谁,因为在我国古代典籍中,“猿猴造酒”多有记载。

  明代《礼白岳纪》记载:“黄山多猿猱,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,酝酿成酒,香气溢发,闻数百步。”

  清代《粤西偶记》记载了广西见闻:“平乐等府深山中,猿猴极多,善采百花酿酒。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,其酒多至数石,饮之香美异常,名曰猿酒。”

  将花果放在“石洼”中,通过自然发酵获得比较初级的天然果酒,虽然比不上人类造酒工艺的复杂,但是酒香能传“数百步”,这个“猴儿酒”比起人类酿造的酒毫不逊色。反过来,人类要想尝到这种酒,也只能靠机缘巧合,否则令狐冲也难有如此口福。

  “猴儿酒”,就是传说果酒最早的起源,与“杜康造酒”、“仪狄造酒”并称中国三大酿酒起源。花果的特性与粮食相比,更易发酵,可见人们对果酒的认识更为古早,首创者久不可考,只能托名猿猴,使之与人类的进化相傍相依。果酒,实则是最早让人类品尝的第一杯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