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

覆盆子

TIME : 2018-10-11

 

覆盆子又叫树莓,是蔷薇科(Rosaceae)悬钩子属(Rubus)灌木。红色果实称为红树莓,红树莓被誉为预防癌症的“红宝石”。覆盆子果实是一种味道酸甜的聚合浆果,柔嫩多汁,色泽诱人,口感独特,被世人誉为“黄金水果”。覆盆子果实、种子、根、茎、叶均可入药,在国内外有很长的药用历史,且应用广泛。

覆盆子性甘、酸、温,归肾、膀胱经。益肾固精缩尿,养肝明目。用于遗精滑精,遗尿尿频,阳痿早泄,目暗昏花。——摘自《中国药典》

【取名传说】

《本草衍义》:“益肾脏,缩小便,服之当覆其溺器,如此取名也。”

传说古时有数名男人发现了这种野果,由于酸甜可口就吃了不少。当时人们习惯将尿桶放在居室内使用,当晚上小便时,感到力量充足,会因尿流过于强劲而使尿桶倾倒,由此发现了这种野果壮阳功效强大,便将这种果实命名为“覆盆子”。了解了其名称的由来,也就对其功效有了深刻的认识。

【归经】《滇南本草》:“入肝、肾二经。”

【功能主治】

《本草纲目》:“益肾脏,治阳痿,缩小便,补肚明目。”

《本草备要》:“益肾脏而固精,补肝虚而明目,起阳痿,缩小便”。

《别录》:“主益气轻身,令发不白。”

《药性论》:“主男子肾精虚竭,女子食之有子。主阴痿。”

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安五脏,益颜色,养精气,长发,强志。疗中风身热及惊。”

《开宝本草》:“补虚续绝,强阴建阳,悦泽肌肤,安和脏腑,温中益力,疗劳损风虚,补肝明目。”

《本草蒙筌》:“治肾伤精竭流滑。”

《本草述》:“治劳倦、虚劳,肝肾气虚恶寒,肾气虚逆咳嗽、痿、消瘅、泄泻、赤白浊,鹤膝风,诸见血证及目疾。”

《本草通玄》“覆盆子,甘平入肾,起阳治痿,固精摄溺,强肾而无燥热之偏,固精而无凝涩之害,金玉之品也。”

《本草经疏》“覆盆子,其主益气者,言益精气也。肾藏精、肾纳气,精气充足,则身自轻,发不白也。苏恭主补虚续绝,强阴建阳,悦泽肌肤,安和脏腑。甄权主男子肾精虚竭,阴痿,女子食之有子。大明主安五脏,益颜色,养精气,长发,强志。皆取其益肾添精,甘酸收敛之义耳。”

《本草述》“覆盆子,方书用之治劳倦虚劳等证,或补肾元阳,或益肾阴气,或专滋精血,随其所宜之主,皆能相助为理也。”

《濒湖集简方》治阳事不起:覆盆子,酒浸,焙研为末,每旦酒服三钱。

中医认为,有滋补肝肾,壮阳固精,养肝明目,温中补虚的功效,通常用来治疗阳瘘、遗精、眼花、尿频等症状,肾虚导致的咳嗽、腹泻等疾病的人使用。有女子食之有子的功效,说明了它可帮助女人养护卵巢。民间通常将覆盆子做为一种滋阴补阳、润泽精气的食物,与枸杞、山药等同食,来起到养生健身的作用。在中医药典中一直被尊为补肾圣药,因能“强而无燥,固而不涩”而被称为“金玉之品”。

【现代科学研究】

覆盆子富含18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,富含鞣花酸、黄酮、花青素、多酚类、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等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,所含的鞣化酸抗癌物质大大高于核桃、草莓和越橘等具有抗癌作用, 可预防啮齿动物食道癌和结肠癌的发生,且有止渴、除痰、发汗、活血的效用,是重要的功能及保健水果。尤其红树莓中V C 含量是苹果的5倍,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。覆盆子中丰富的营养成分,不仅赋予树莓独特的风味,也与其对健康的保护作用密切相关。

覆盆子果实酸甜可口,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覆盆子具有抗氧化自由基、延缓衰老、消除疲劳、消脂减肥、治疗泌尿道感染、保护心脏等功效,能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及增强免疫力,具有抑制癌细胞和抗心血管病之功效及较高的营养保健功能作用。

现代药理实验证明,覆盆子具有抗菌、抗癌、抗炎等多种生物学作用,有较强的抑菌作用,有杀菌消炎功效,可以抑制某些细菌与真菌在阴道过度孳长而引起发炎,或肠躁症。且它所含的覆盆子油属于不饱和脂肪酸,能够促进激素分泌,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疾病。另一方面,有研究表明,覆盆子能够发挥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,能够刺激性兴奋,这与中医认为的壮阳功效有相同之处。

覆盆子是可溶性纤维果胶的良好来源,可帮助身体排除胆固醇和环境中的毒素。从入口到进入结肠,非常易于消化吸收。覆盆子的其他食疗效果还包括:治疗月经失调、经常性的经血过多、治疗恶心、腹泻、伤风、感冒、儿童胃疾。

参考文献:

①树莓营养保健功效及开发前景,韩加,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学院

②树莓和黑莓引种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,郭军战,南京农业大学

③树莓和黑莓的研究进展,王学勇,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

④树莓功能性成分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,高玉李,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,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

⑤红树莓花色苷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,肖军霞,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

⑥红树莓果中鞣花酸的提取、纯化及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,李小萍,甘肃农业大学

上一篇:第一篇

下一篇:黑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