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

桑葚

TIME : 2018-10-11

 

 

桑葚是桑树的成熟果实。两千多年前,桑椹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,又被称为“民间圣果”。桑葚既可入食,又可入药,多本中国传统医学名著均有记载。桑葚入药,始载于唐朝的《唐本草》。

桑葚性甘、酸、寒,归心、肝、肾经,主治补血滋阴,生津润燥。用于眩晕耳鸣,心悸失眠,须发早白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,血虚便秘。----摘自《中国药典》

【功能主治】

《本草纲目》:“单食,止消渴,利五脏关节,通血气,久服不饥,安魂镇神,令人聪明、变白、不老。捣汁饮,解中酒毒;酿酒服,利水气消肿。”

《唐本草》:“单食,主消渴。”

《本草拾遗》:“利五脏关节,通血气,捣末,蜜和为丸。”

《本草衍义》:“治热渴,生精神,及小肠热。”

《滇南本草》:“益肾脏而固精,久服黑发明目。”

《玉楸药解》:“治癃淋,瘰疬,秃疮。”

《本草求真》:“除热,养阴,止泻,乌须黑发。”

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“滋肝肾,充血液,祛风湿,健步履,息虚风,清虚火。”

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“清凉止咳。”

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:“安胎。”

《本草经疏》:“桑葚,甘寒益血除热,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”

《本草纲目》:“捣汁饮,解酒中毒;酿酒服,,利水气,消肿”

《本草经疏》:“桑椹,甘寒益血而除热,为凉血、补血、益阴之药,消渴由于内热,津液不足,生津故止渴。五脏皆属阴,益阴故利五脏。阴不足则关节之血气不通,血生津满,阴气长盛,则不饥而血气自通矣。热退阴生,则肝心无火,故魂安而神自清宁,神清则聪明内发,阴复则变白不老。甘寒除热,故解中酒毒。性寒而下行利水,故利水气而消肿。”

《本草述》:“乌椹益阴气便益阴血,血乃水所化,故益阴血,还以行水,风与血同脏,阴血益则风自息。”

《本草拾道》:“久服不饥,安魂镇神,令人聪明,变白不老。”.

《本经逢瓯》:“《本经》桑根白皮所主,皆言桑椹之功,而宗爽云《本经》言桑甚详,独遗其椹。即濒湖之博识,尚不加察,但以其功误列根皮之下,所以世鲜采用,惟万寿酒用之。”

中医学认为桑葚为滋补强壮、养心益智佳果,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、抗衰老的良药。中医认为,肝主藏血、肾主生髓,是人身能量储存基地。桑椹补益肝肾、滋阴养血,具有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烦躁失眠、头晕目眩、耳鸣心悸、便秘盗汗、腰膝酸软、关节不利等病症。桑椹含有乌发素,能使头发变的黑而亮泽。常食桑椹可以明目,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。尤其适合肝肾阴血不足者,少年发白者,病后体虚、体弱、习惯性便秘者。

【现代科学研究】

现代医学中也有关于桑椹记载,如《抗衰老中药学》提到“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,调节免疫平衡”;《抗癌中药理与应用》提到“桑椹含胡萝卜素可阻止致癌物质引起的细胞突变、使细胞内的溶酶体破裂放出水解酶,这种酶可使癌变细胞溶解死亡”。中国蚕学会常务理事叶伟彬教授说:桑全身是宝,桑葚乃宝中之宝,既是食品,又是药品,经常食用能供人延年益寿,家庭幸福。

桑葚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、维生素(A、B1、B2、PP及C)、氨基酸、苹果酸、琥珀酸、酒石酸、胡萝卜素、矿物质(钙、磷、铁、铜、锌)等成分,营养是苹果的5-6倍,是葡萄的4倍,具有多种功效,被医学界誉为“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”。。桑椹具有免疫促进作用,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、骨骼关节硬化,促进新陈代谢。桑葚可促进胃液分泌,增进肠蠕动及解除燥热,促进消化、帮助排便。桑椹中的脂肪酸具有分解脂肪、降低血脂,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。

桑葚中含有一种叫白黎芦醇(RES)的物质,能刺激人体内某些基因抑制癌细胞生长,并能阻止血液细胞中栓塞的形成和致癌物质引起的细胞突变。常吃桑椹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,具有延缓衰老,美容养颜的功效,对老年人便秘和睡眠障碍也有显著疗效。

参考文献:

①桑葚的降血糖功能及保健食品研究综述,王超,吕志强,陈智,田景振,齐鲁药事

②桑葚的开发及利用现状,张志强,杨清香,孙来华,中国食品添加剂

③桑葚的开发利用与市场营销,包海蓉,李柏林,阎冬妮,陶英,食品科学

④桑葚功能成份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,李冬香,陈清西,中国农学通报

上一篇:枸杞子

下一篇:黑加仑